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,傳播之烈、擴散之廣,前所未有。讓人們體驗了一把“世界這么大,哪也不能去”的禁足感,許多企業關門停擺,被新冠病毒這只“黑天鵝”扼住了發展的“命門”。有專家說,這場疫情對經濟社會的沖擊遠超十七年前的“非典”。 沒有什么困難不可逾越。各項數據證實疫情已至拐點,鐘南山院士也展現了久違的笑臉。特別是這幾天沉寂的城鄉正在有序重啟,不少企業在加強疫情防控的同時,已經陸續開門迎客或復工復產。 沒有企業的復產何談經濟復蘇!這是眾人皆知的道理,也是客觀發展規律使然。在復工復產中慢不得、急不得,不可小視疫情,必須科學防控,精準施策,唱響“三部曲”。 一是平復心態。商場如同戰場,有盈利就會有虧缺。困難是暫時的、階段性的,當下的形勢改變不了韌性足、潛力大的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。應樹立信心,相信有合作伙伴間的相互扶持、黨委政府的政策加持、企業自身努力的堅持,許多企業和行業將迎來“報復性”增長。 二是積攢力量。疫情沖擊,新業態突顯。不少企業積極應對、主動作為,實施訂買到家的云購物和無縫連接的速遞服務,激起了線上交易的小浪潮,成為企業新的增長點。也有的企業利用抖音直播品牌導購,預熱消費群體對品牌的理解,呈現美好的視角體驗,訂購熱情被“挑”了起來。辦法總比困難多,應把眼光放遠一點,著力積聚復蘇力量,下氣力練好內功,慎審行兵布陣,認真做好相應的產品開發、技術儲備、市場調研、高質量服務等,不久的將來將是“久久”艷陽天。 三是遵循規律。任何事情皆有規律可循。如何在危中尋機,走出困境,撫平疫情帶來的創傷,必須掌握企業新的生存之道。要注重運用18個月法則,守護企業“黃金生命線”,在“危”中窺“機”,彎道超車。
|